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一般都是十分繁重的体力劳动,工作环境恶劣,而且还存在较高的危险系数,农民工挣的钱也可以说是辛苦钱、血汗钱,但就是这些辛苦钱、血汗钱,一些不良建设单位或包工头,常常以各种理由长期拖欠,很多农民工讨薪无门,流汗又流泪。
农民工经常被欠薪的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很多农民工工资发放周期过长,往往是一个工程干完之后再结工资,有的三、五个月,有的长达一年,等到了结工资的时间又以各种理由推脱,有些用人单位还没有和农民工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,使农民工讨要工资难上加难。
这种情况很快就要有所改变了,在去年研究通过、2020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中明确:“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依法订立书面工程施工合同,应当约定工程款计量周期、工程款进度结算办法以及人工费用拨付周期,并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的要求约定人工费用。
人工费用拨付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。”这说明5月1日起农民工工资不会再拖,周期不超一月。实行“月薪制”是喜是忧?农民工4句话表露心声。
(1)大力支持,农民工工资不能拖欠
大部分农民工对这样一条规定大力支持、双手赞同,提到先把工程干完再给钱已经成了很多用工单位一条不成文的规定,农民工一边干活还要一边担心能不能按时给工资,很多农民工都被拖欠工资拖怕了,有了这么一条规定,必将改变先干完活再发工资的现状,农民工每个月都能拿到自己的辛苦钱,干活心里也更有底了。
(2)规定很好,就怕做不到啊
也有不少农民工对规定能不能落到实处持怀疑态度,提出以前关于农民工工资保障问题出的规定也比较多,看起来也很有力度,但往往是坚持不了多少时间,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然多有发生,这次在《条例》中提出人工费用拨付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,但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,也没有提出惩戒手段,就怕到时候落实不到位。
(3)农民工频繁换工作,日薪、周薪更合适
一些农民工对一月一发工资也感到不放心,提出农民工不像是城里的正式职工那样工作长期稳定,常常是三月两月就要换一个地方,一个月一结工资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常常被拖欠,应该一个星期一结算更合适,有的农民工甚至提出要一天一结,不给钱立马走人,这样最多骗一天的工资,省去了讨薪要账的事。
(4)用工不签订合同,什么规定都没用
也有农民工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那就是很多企业在用工时并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,并且态度非常强硬,想干就干,不想干走人,反正想干的人多的是。因为没有正式合同,企业也不算正式用工,这些规定就起不到什么作用。
相关推荐
- 中国首艘油电混合动力游轮投入运营,搭载宁德时代动力电池
- 十大最佳Wii经典游戏推荐
- 徐文荣自掏300亿,不顾专家反对重建圆明园,如今已建成!
- N号房嫌犯承认性侵12岁女童安某曝光,受害者皆为未成年!
- 检察院紧急提醒:小心这种“约会强暴药”,已在多地出现!
- 巨头谷歌“Google”如何进入Web3?
- 普通人想要逆袭,应该怎么办?
- 中国电信业或迎来新一轮重组:联通、电信合并,全力发展5G
- 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回应焚烧文件
- 成功创业必备的7项素质!
- 随心APP客户端下载 - 官网
- 滴滴又公布一新方案,乘客和司机双双被得罪,乘客:卸载滴滴!
- 最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,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
- 百度上线了一款叫“听筒”的匿名社交APP
- D2809次列车在贵州榕江站脱轨,动车司机不幸死亡